研討并創造用于古畫鑒賞照明的蒙扎照明法(Monza Method)之后,在世界遺產基金會(World Heritage
Fund,簡稱WHF)和歐洲照明規劃大會(Professional Lighting Design Convention,
簡稱PLDC)的支撐下, 意大利照明規劃師弗朗西斯科(Francesco Iannone)和賽琳娜(Serena
Tellini)伉儷一直致力于在歐洲和新加坡推行這一專有技能。
探求蒙扎照明法的含義在于,在《2017年國家重點支撐的高新技能領域目錄(最新)》的
五、高技能效勞、(八)文明構思工業支撐技能、3.文明遺產發現與再利用技能中,包含了“文物發現、維護、修正、鑒定、原物辨認的支撐技能”。毫無疑問,蒙扎照明法歸于上述支撐技能之一,它的研討和推行得到國家的重點支撐。
本年6月,PLDC以“深化藝術(Immersive
Art)”為題,在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(Kunsthistorisches
Museum,Vienna/Austria)一起舉行蒙扎照明法工作站(Workshop)和研討會,為期三天。筆者受邀,不只和德國、法國、新加坡、美國、韓國、奧地利的博物館代表、文物專家、大學教授、照明規劃師等合計11國、27人一起參加了工作站的作業,還參加了研討會,見圖1和2。
圖1 PLDC舉行奧地利維也納照明工作站和研討會
圖2 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
工作站的作業,就是在弗朗西斯科和賽琳娜的指導下,運用蒙扎照明法提高古畫照明的一次實踐。參會人員劃分成8個工作小組,分別對8幅古畫進行照明作用提高。筆者分在第3組,和意大利代表多利?麥克羅尼(Dario
Maccheroni)一起擔任提高彼得?保羅?魯本斯(Peter Paul Rubens)于1616年制作的“圣弗朗西斯的奇觀、模板(The
Miracles of St. Francis Xavier, Model)”的照明作用,見圖3。工作站第3組的作業陳述見附件一。
弗朗西斯科和賽琳娜在研討會上的壓軸講演見圖4,講演的標題為其創造的蒙扎照明法,見附件二。
圖3(左) 古畫圣弗朗西斯的奇觀、模板照明作用提高今后的實景
圖4(右) 弗朗西斯科和賽琳娜正在講演蒙扎照明法
蒙扎照明法以鏡像神經元和神經美學為理論基礎,以效勞于博物院觀眾和文物專家為目的,進行照明作用的提高。施行蒙扎照明法的要害,就是從觀眾視角的方向,近距離地從下向上,向古代畫作挑選性地投射不同色溫和不同發光強度的白光。也就是說,在施行照明之前,照明規劃師首先剖析需要提高照明的古畫畫面上的顏色及其散布。然后,選用今世最先進的LED照明設備,關于不同區域的畫面,挑選投進不同色溫的暖白光(3000-3500K)、中性白光(4000-5500K)或許冷白光(5500-7500K);挑選投進泛光或許聚光;挑選投進的角度和區域;以及挑選投進的發光強度等等,見圖5。
圖5 蒙扎照明法工作站作業,不同型號LED導軌燈的設置
因為照明作用的提高,古代畫作在觀眾面前變得艷麗、生動,畫作表述的故事就能夠愈加深入地、長期地打動觀眾,終究在觀眾的腦海里留下愈加深入的形象。關于文物專家來說,照明作用的提高,當然愈加有利于他們對古畫進行細致入微地研討。
蒙扎照明法選用LED導軌燈,能夠充分利用古畫和護欄之間的空間進行實驗,獲得最佳的照明計劃。依據最佳的照明計劃,照明規劃師和博物館工作人員能夠規劃一種帶有文字說明的、固定的或許是能夠移動的新式護欄,不只將LED導軌燈和供電電纜躲藏在其中,還能夠加裝紅外線傳感器,自動控制燈具的開關,或許加裝攝像機,進行現場監控、維護,等等。
繼上述維也納照明工作站和研討會熱身之后,PLDC將于本年11月1-4日在巴黎舉行全球照明規劃大會。大會協作成員包含全球38家大學、50多家跨國企業等,研討的專題不只包含文明遺產照明,還有城市照明、教育和研討研討,照明產品展現等等,見圖6。
圖6 2017年11月1-4日PLDC舉行巴黎大會
到時,弗朗西斯科和賽琳娜還將宣布標題為《The
correlation of lessons
learnt》的講演,開講時刻是2017年11月2日周四上午12:15。這以后,意大利的Alberto Pasetti 將宣布標題為《How
neurosciences affect lighting design and visual perception》的講演。